关于第四届“黔茶杯”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县茶叶主管部门、茶叶(业)学(协)会、茶叶企业及个人:
“黔茶杯”评比活动纵向真实反映了参与企业加工技术和茶叶品质的稳定性情况,每份茶样的评审结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提供了加工改进的方向;横向反映了企业之间茶叶品质及加工技术的差异大小,为贵州茶叶加工标准化、品质稳定化、产品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为促进加工技术的快速提升和茶产品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持续增强贵州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落实好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有关精神,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将举办第四届“黔茶杯”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要求:
1、征集范围:贵州省内茶叶企业及个人生产的优质茶。
2、样品数量:每个参评茶叶样品500g(要求同批茶叶在20kg以上)。
3、同茶类同花色茶叶同一单位只能送一个样品。
4、参赛样品需要注明样品名称、生产企业(或个人)、商标、联系方式等。
5、申报材料:送样单位请认真填写参评报名表(用正楷字或打印),并于2016年5月31日前将茶样、报名表及相关材料复印件寄到贵州省茶叶学会办公室。
样品可邮寄或派人直接送达。邮寄时请用无异味的铝箔袋密封,注意防潮、防压,切忌用塑料袋或其它有异气味的物品包装。样品请注明“黔茶杯评比”字样。
二、评比方法
1、评比活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参照国家标准GB/T23776进行评审。本届评比将邀请2-3位第三届一等奖获奖单位技术负责人观摩评比过程。
2、评比分专业评审和消费者导向型评审,分别占最终成绩的70%和30%。两次评审均根据茶样号随机设置密码号并用白纸覆盖,评审时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由工作人员随机在白纸上编写审评号,专家根据审评号评审茶叶下评语、给评分。
3、所有茶样评审结束后提供感官审评结果和部分理化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不合格者不得获奖。
三、奖项设置:
“黔茶杯” 设金奖、银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五个奖项。
连续三年获得特等奖的优质茶如果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合格则授予“金奖”,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优质茶如果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合格则授予“银奖”。
三、参评费:
每只参评茶样收取费用800元(用于评审、检测),银行汇款时在汇款附言栏内请标注“黔茶杯评比”字样。
开户行:工行贵州省分行营业部小河支行
帐 号:240 200 600 9200 161568
户 名:贵州省茶叶学会
四、获奖茶样和企业宣传:
1、“黔茶杯” 获奖结果将在贵州省茶叶学会网站、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网站、《贵州茶叶》、《茶周刊》等媒体上公布。
2、获奖证书8月份寄发,特等奖茶样可在8月中旬举办的贵州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三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上进行展示。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晓霞 伍艳薇
电话:0851-83761125 13984264687 18786905500
QQ群: 39593374(茶叶技能交流,实名+公司名才能加入)
邮箱: gzscyxh@163.com
邮编:550006
收件人:伍艳薇18786905500
收件地址:贵阳市小河区省农科院贵州省茶叶学会办公室
附件:
“黔茶杯”评比报名表
单位名称或 个人姓名 |
|
茶样 名称 |
| ||||||||||||||||
详细地址 |
|
邮编 |
| ||||||||||||||||
茶叶类别 |
绿茶 |
|
黄茶 |
|
黑茶 |
|
白茶 |
|
红茶 |
|
青茶 |
|
其它 |
| |||||
联 系 人 |
|
电话/手机 |
|
传真 |
| ||||||||||||||
生产时间 |
|
邮编 |
|
企业标准代码 |
| ||||||||||||||
是否有注册商标 |
|
商标名称 |
| ||||||||||||||||
参评茶样简介(主要制作工序、品质特征、以往获奖情况等,字数200字左右,可另附) | |||||||||||||||||||
茶树品种 |
|
有性/无性 |
|
是否全手工茶 |
| ||||||||||||||
是否机制茶 |
| ||||||||||||||||||
注:1、每个参评茶样填一张报名表,用正楷字填写或打印(此表可复印)
2、“茶样名称”如有商标,必须填写商标名称,如××牌××茶,每年的茶样名称应相同。